东河村。
天封山脉流出的主要河流东边的村子。
该村位于天封山脉靠近外围区域,翻过一条山岭,就能瞧见祈灵县所在的广袤平原。
因而,这里也是个小镇,是天封山脉诸村镇最繁华之地。
清晨的薄雾中,金黄麦浪可见,残旧的房屋隐没雾气内。
远看去,却没多少炊烟。
一条条略显佝偻的人影托着浓郁,从村子各处走出,进入田地、山林,准备又一日的劳作。
噗通!
有人忽然跌倒在地,挣扎两下,爬不起来。
“爹!”
走在前头的男子猛地回头,大叫一声。
他跑过去扶起,老人举起镰刀,道:
“没事,爹歇歇就好,你快去收麦。”
“爹,儿子送你去医馆!”
说罢,便要将老人背起。
“孽障,连你爹的话都不听了……咳咳咳……”
老人提声呵斥,男子身体为之一僵,但后续的咳嗽让其心颤,一咬牙背起老人往村子里跑。
“哎呦……”
老人眼泪滴落,喊道,
“儿啊……不去收麦,贼军来了一家子可怎个活啊!”
老人还有老伴,卧病在床,男子还有妻女,一家八口,全指着地里的粮食过活。
男子不停,村道上飞奔,不一会儿便来到医馆。
悬着‘回春堂’的颇为气派匾额的门庭还未开门。
这是县里‘回春堂’开的分堂,医术了得,百年老字号了,据说昔年是军医。
男子上前去敲,半晌没人回应。
过了片刻才有人隔着门,不耐道:
“大夫还没来,等着吧。”
男子哪还等得及,背上的老人半晌没有说话了,气若游丝。
男子心急如焚,苦苦哀求,奈何不开门,大夫根本就不在家。
忽然,他想到什么,停止拍门哀求,转身往街道另一方跑去,很快没了踪影。
门后的人也疑惑,拉开房门,没见着人。
里屋一个头发半白老人整理衣装,打着哈欠,问:
“人呢?”
“老爷,刚才还拍门,现在不见了。估计是死了,不行了,这群泥腿子抠搜的很。”
“哼,下次莫要理会了。”
半白老人皱眉,扶案站起,又回去里屋。
回春堂也是一年前才开进山里,乃是遵照县老爷之命,否则谁愿意进山?
另一边,男子穿街过巷,来到村子僻静处。
一栋战力颇广,与合作社格局相似的建筑出现,挂着的招牌确是:
药堂。
这自然是总署的合作社,只是换了个招牌做遮掩。
男子闯入堂内,立刻引来堂中人注意。
几名医生、护士,当然穿着入乡随俗,皆是长褂,白色那一套在这里不吉利。
“大夫,诸位大夫,快救救我爹!”
男子进门,看到几人立刻跪下,大声求救。
他分不清谁是大夫。
不像回春堂,看一眼就知道。
“快,先把人放上来。”
医生护士,或者说工作人员都比较镇定,类似的情况遇到多次。
一名护士帮忙把老人搬上床,有人测量体温,有人检查瞳孔,另一人号脉。
半晌得出答案:
没吃早饭,低血糖。
这里就很少有吃早饭的,身体早就习惯,早上还得下地干活呢。
以前没有出事,一是活不算重,现在总署传送耕种技术,步骤较为繁琐,劳动量加大,自然受不了。
因此出现了早食习惯。
然而,不是谁都可以吃早饭的。
比如眼前一家,贫困困难,再加上苛政赋税,粮食本来就不够,三天两头挨饿,身体自然耗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