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辛然闻言起身走进厨房,厨房里传来煤气灶打火的声音。不一会儿,辛然端着个铁锅出来了。
辛然将锅放在桌上,一揭盖,香气四溢。梁浩往里一瞧,居然是锅羊蝎子。
“你做的?”梁浩大感意外,辛然会下个挂面什么的他不觉得奇怪,羊蝎子可是硬菜。
“上次你带我去的那家火锅店买的。”
辛然这么一说,梁浩想起来了。那家店除了涮羊肉,兼买羊蝎子,那天带辛然去的时候,他随口夸过那家的羊蝎子,但考虑到辛然一个读书人,大概会觉得大庭广众前啃羊蝎子跌份儿,并没有点,而是点了份清汤火锅。没成想他无心的一句话,辛然居然就记住了。
辛然不是个热情的人,梁浩有点受宠若惊:“怎么忽然想起买这个?”
“今天是你生日吧?”
梁浩愣了一下,掏出手机一看,零点刚过,手机上显示的日期还真是他生日。他最近被手头两个案子搅得晕头转向,早把这茬忘了。
梁浩平日工作忙,没过生日的习惯,也就是他父母会给他打个电话,嘱咐他吃点好的。最多加上王宁他们一句口头的生日快乐也就完事了。然而这些都会发生在他生日的白天,所以今年第一个给他过生日的人,竟然是辛然。梁浩始料未及。
职业病这东西对于梁大队长来说是个绝症,他还没顾上考虑要不要感动,就脱口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我今天生日?”。
辛然对于梁大队长三不五时的发病不以为意,答道:“签租房合同的时候上面有你的身份证号。”
“哦。”梁浩暗自思忖,这家伙还真是心细。他觉得自己对于这份好意应该有所表示,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,半晌憋出句:“谢谢。”
他其实已经感觉到,辛然是个投桃报李的人。别人对他的一点善意,他也总会想着找机会回报。辛然这样做,大概是在感谢他那天带自己吃火锅的好意。
两人对坐,不说话气氛就显得有些尴尬。梁浩正搜肠刮肚地找话题,辛然已经开了口:“案子进展怎样了?”梁浩这样天天早出晚归,一看就是遇到了难缠的问题。
“又死了一个人。”梁浩一边啃骨头一边含含糊糊地说。
“又是连环杀人案?”辛然微微蹙眉。
“大概是。两个死者的双手都被凶手毁坏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
梁浩已经习惯了辛然的十万个为什么,回答道:“目前还不清楚。”
“嫌疑人范围锁定了吗?”
“初步判断,凶手应该是个懂人体解剖的人,目前所知的只有这些。”
辛然略微沉吟了一下:“又是个现场缺乏关键性证据的案子?”
梁浩有些郁闷地点点头。
短暂的沉默之后,辛然问道:“这两个死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?”
梁浩摇摇头:“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。之前的连环杀人案,死者总有些明显的共同点,但这次的两个死者,从职业到年龄都没有半点相似处。这两起案子的作案手法也不一样,如果不是死者的双手都被破坏,我们很可能不会把两个案子联系到一起。”
“事发地点有相似处吗?”
“一个是在社区的小公园里,一个在被害人租住的房子里,而且两个地点从地理位置上并不相近。我们现在怀疑,凶手选择目标可能是随机的。”
辛然摇摇头:“应该不是。”
“为什么?”梁浩有些意外。
“社区的小公园的确像是个随机的地点,但选择在被害人家中行凶更像是预谋杀人。”
“我也想过,特别是凶手在第二个案子先用异氟烷将死者迷晕,异氟烷肯定是提前准备的。然而这只能说明作案手法不是随机的,不代表作案对象不是。”
“通常的连环杀人案,如果对象是完全随机的,案件一定会表现出某些相似性来,因为凶手总会选择某些对他有利的条件,而这些条件是定向的。你刚才说这两个案子杀人手法有很大差别,我觉得,大概就是因为凶手先确定了对象,两个人又差别很大,才不得不用不同的方法杀人。”
“可是我们查过了,这两个死者没有任何交集,如果是确定对象,这说不通。”
“我觉得,你们一定漏了什么。这个交集,可能不符合常规思路。”
梁浩怔了怔,不符合常规思路的交集,会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