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蒙书院的教学,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。一些原本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孩子送来启蒙的妖族家长,开始变得犹豫不决。甚至有那么三五个已经入学的幼崽,被他们的父母以各种理由强行领了回去,临走时,那些家长看向萧玉辰的眼神,充满了躲闪和不安,嘴里嘟囔着“怕孩子跟着人类先生……学坏了”。
萧玉辰站在书院门口,看着那几个被家长拉扯着、一步三回头、眼中满是委屈和不舍的幼崽身影,心中微微一沉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万妖岛上那股针对他的无形暗流,正在变得越来越汹涌。
虽然没有妖族当面表现出敌意,但那种刻意的疏远、眼神中的警惕,以及背后那些窃窃私语,都像一根根细密的针,刺在他的心头。
“先生,最近岛上……有些不对劲。”小白不知何时从他的袖中钻了出来,小小的蛇头上,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也带着一丝困惑与不安,“我闻到了一些很陌生的、令人讨厌的气息,和之前那些魔族有些像,但又更……狡猾和隐蔽。”
萧玉辰点了点头,将心中的烦躁压下。他将这些情况告知了龟老。
龟老听完,苍老的脸上并无多少意外之色,只是叹了口气道:“唉,痴儿,老夫早已有所察觉。魔族那些小伎俩,瞒不过老夫的眼睛。你且安心,这些跳梁小丑,翻不起太大的浪花,老夫自会处理。只是……妖心难测啊。想要真正赢得所有妖族的认可,单凭一场胜利和老夫的庇护,是远远不够的。你还需要……用你自己的方式,去走进他们,去让他们真正明白,你的‘道’,对他们并无恶意,反而有益。”
龟老的话,如同一盏明灯,点醒了萧玉辰。他知道,面对这种攻心为上的谣言,单纯的辩解或者依靠高层的强压,都非上策。唯有以真心换真心,以行动证清白。
于是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萧玉辰开始主动走出鸿蒙书院。他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导那些幼崽,而是选择在傍晚时分,妖族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、聚集在各个聚居地休息闲聊的时候,独自一人,缓步走到他们中间。
起初,他的出现总是会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戒备。那些原本高声谈笑的妖族,会立刻安静下来,用一种审视、怀疑,甚至带着几分敌意的目光看着他这个不速之客。
萧玉辰并不在意这些目光。他只是寻一处相对空旷的石台,盘膝而坐,然后用他那温和而清朗的声音,开始讲述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,或者解读一些妖族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。他并不直接反驳那些谣言,而是用他的文气,用他所理解的“道”,去平复他们因谣言而躁动不安的心绪,去引导他们独立思考。
“听闻近日有传言,说萧某的文气会改变妖族的血脉。”他声音平静,目光扫过那些竖起耳朵的妖族,“萧某想问一句,诸位看鸿蒙书院的那些幼崽,他们哪一个因为学了几个字,就变得不像自己的父母了?他们的爪牙变得不利了?还是他们的妖气变得稀薄了?”
萧玉辰微微一笑,继续道:“文气,启迪的是心智,明辨的是事理,强韧的是魂魄。至于血脉,那是父母所赐,是种族之基,岂是区区一些文字能够轻易改变的?若真如此,那人族岂不是早已凭借文字一统天下了?”
他的话语,如同春雨般,润物无声。那些原本心怀戒备的妖族,在听到他温和耐心的讲解,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令人心安的纯粹文气后,脸上的警惕之色渐渐消退,开始有人小声地提问,有人说出自己的担忧。
萧玉辰的“街头讲经”,如同在坚硬的磐石上凿开了一条细缝,虽然微小,却让一丝光芒透了进去。部分妖族开始动摇,开始相信这位人类先生或许真的没有恶意。
然而,魔族散布的谣言早已深入人心,妖族内部的偏见也非一日之寒。要彻底扭转局面,赢得所有妖族的信任,依旧任重而道远。
在这暗流汹涌、危机四伏的环境中,萧玉辰却感到自己的道心,愈发澄明。
萧玉辰明白,这不仅仅是对外部危机的应对,更是对他自身“文气于本心,万变不改其宗”之道的又一次深刻考验。他不能只做象牙塔里的传道者。
自己必须走入这芸芸众生之中,用他的文,他的道,去触碰每一个真实的灵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