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接过来信一看,原来是屠炯所率的大军已至衡阳。衡阳知府、梁国公林悦已开城迎其入城。并且表示支持屠炯的讨伐之举。
林渊一看,这屠炯果然是一代名将啊!这进兵速度也太快了。才数日的时间,兵峰已至衡阳。不管那梁国公是真心,还是被迫的。但确实也已加入了屠炯的讨暴行动之中。衡阳虽只是一乙等州府,兵力并不多。但却是大虞四大金库之一的所在地!有了衡阳的金银库存,那屠炯可就一时不缺钱粮了!
而从衡阳到长沙,快则五日,慢则七八日。屠炯的大军必至。然而朝庭在北,无论是得到消息的时间都会晚上好几天。再加上需调兵遣将,再至长沙,只怕最少也还需十数日以上。更为重要的是,朝庭的大军来了之后,又能怎样呢?放朝庭大军入城?那只怕自己一家老小会就此灭门,就算为了暂时稳定人心,皇帝暂不下手。那之后也会是落得个流放边地,弄不好就和那两皇子一样,在途中便遭人截杀而死于非命!
横坚都是死,成王林渊一咬牙,把心一横。拿出了当年与详嘉帝夺嫡的气势出来。
“参军林乐何在!”
林乐一听,忙上前施礼:“父亲!有何吩咐?”
林渊却喝道:“你叫什么?”
“父……父亲啊?”林乐不明就里的问道。
“你应该叫父王!”
“啊!”林乐一惊。这么多年来,林渊一直警小慎微的。甚至让子女都称他为父亲,而不称父王,就是想息事宁人,低调做人。能保全家平安。而如今却突然让他叫父王,林乐自然十分意外。但他也很快的便明白了父亲的用意。
于是忙改口道:“参见父王!”
成王眼中,闪现出了那近二十年都没有过的锋芒。随即令道:“世子林乐听令!令你持我王旗,召令城中募府军立即封禁全城。加强城防戒备。同时令城中捕快、衙役,搜捕缉拿朝中暴君的眼线探子。同时传本王之令,传令治下各县主要官员,三日之内,立即来长沙报道!不得有误。若有不到者,就地免职论罪!”
随后,他又亲自修书几封,分别是给屠炯和尚态度不明的另外几名宗室外派官员。表明自己已忍无可忍,决心与屠炯一道,推翻林嶷这个伪帝。再造大虞乾坤。
随着林渊决心加入,那几位本来还十分犹豫和处于观望的宗室官员,除了南康郡的定安王还没有回复之外,辰州永定候、梅州的长陵候都纷纷表示拥护,并愿意加入。
此事一发,可把郢都的平康帝等人是急坏了,他急忙招集众臣商议对策。
那乔度虽然阴谋诡计确算上乘,可面对这兵家大事,那他也是想不出什么法子来。费光虽然施政能力尚可,但同样也不通兵事。如今南方多地宗室官员,都纷纷加入判军。声势也是越闹越大,若不尽快平定。只怕时间一久,不但容易内外生变。只怕如屠炯的檄文上所说的,他是篡位自立的伪帝,也会让世人当成是真的了!
在他的几名亲信里,严烁年事已高,如今还抱病在家。而这几人都不通兵事,最多只能在政治上出出化解危机的主意。但在军事上,确实还得依靠先帝的老臣。
“乐爱聊!你掌管兵部多年,如今这局势,当如何应对啊?”平康帝不得不向平时他并不待见,甚至有些冷落的兵部尚书乐随投去了求助的目光。
乐随忙一施礼道:“陛下!屠炯与成王等人起兵谋反,如今看起来声势挺大。但其实尚未成火候。虽然他们表面看来,总的兵力多达数万,但都分散于各地。且其中的精锐不过仅是苍梧镇那三万卫军。其余皆是各地的募府军,且半数为近两年新近扩充,战斗力有限。若能迅急发兵征讨,在叛军尚未形成合力之前便各个击破,那是完全有可能尽快结束这场乱局的。”
费光听罢,不由的问道:“那依乐尚书所言,叛军可是弹指可破了哟?”
费光这样的人,虽然有些本事。可也有个缺点,那就是嫉贤妒能。见皇上此时如此器重乐随,心里也是有些不服气。而且他现在还暂代相位之职,更不想让别人压了自己的风头。于是出言带着几分嘲讽之意。
乐随也是为官多年,自然知道费光之意。于是他并未答理他,而是继续向皇上奏道:“如今要想平定叛乱,除去刚才费大人等人所说的安抚好宗室以外,还需对当初在郢都之乱中冤死之大臣进行平反,以稳定人心。另外在军事上……!”
费光一听,立即反驳道:“那些都是跟随前太子谋反之人,何来冤死之说?还让陛下为其平反,那岂不是让陛下给他们认错吗?乐随,你这是何居心?”
“哼!皇室之争,外臣本不该评说,但那日所杀之人,确实……!”
不待乐随说完,平康帝忙打断道:“好啦,两位就别争这些啦!现在想出对策来,才是最重要的!乐大人,你说说在军事上该当如何啊?”当然,他也是怕乐随再说下去,把自己那些做得过火了的事都给抖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