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6章 唐汉兴的生日宴会(1/1)

经过上次枪击事件,唐汉兴的心理受到很大冲击,本来就不想办什么生日宴会,父母和宋怡佳都理解他的想法,但是叔父唐国立却跟唐汉兴说:“我这辈子的经验是,只要你认定自己没错,就不能向对手低头。如果人家已经把你当对手,你越低头他就折腾你越凶。有国家给你撑腰,甭管谁,咱td都不怕,就得让这帮混蛋看看咱们的精气神!不但要办,而且要大办,办得轰轰烈烈!”

要办生日宴会,对一般人就是自家的事,但现在对唐汉兴而言,却必须跟安全保卫部门商量。郝斌的意见非常明确:一定要办,但建议办个小范围亲朋家宴。唐汉兴邀请了父母、叔婶、宋怡佳和她父母、学长方远达夫妇,另外,冯雨岭在世时每年是一定会陪唐汉兴过生日的,现在他走了,唐汉兴心里有些为难——不请嫂子何萍和他们的安安,于情于理心里都过不去,请来吧,又怕人家触景伤情。犹豫之后,他还是和宋怡佳一起,带着给安安的礼物,专门去找嫂子聊聊,最终何萍还是婉言谢绝宴会邀请了,唐汉兴他们也没坚持。至于领导和同事,一个都没邀请。确如萨姆他们所料,宴会的地点也不再是”亦厨亦友”,而是就在研究中心的食堂包间里,开始的时间定在晚上六点。

当天上午,那几个在广场旁边放风筝的大爷突然发现远处也有风筝。一个大爷说道:“瞧瞧嘿,老哥几个,那边谁放了个沙燕?”

“还有个正在起的,是个花篮,硬翅儿的。”旁边另一个大爷说道,“好像是从河边放的。”

“那边路上上下下,就很少有人走,这爷们儿选那地方吃独食,估计不合群,不想跟咱爷们儿混……”

就在这边几个大爷轻松地说着俏皮话的时候,那边河边上的暗桩可是非常紧张。他先把一只风筝放飞上去,控制到指定区域,确认信号传输成功后,将线轴绑在了河岸的栏杆上。然后,拿着另一只风筝跑到50米之外河边的另一个地方,将其放飞,调试成功后,固定好线轴,私下看了看,迅速离开了。走到附近的停车场,又四面张望了一下,然后开上车直奔向机场而去。

几乎与此同时,在园区附近的酒店里,有人租了一个房间,将一个小型信号发射器放在窗口,隐藏在窗帘后面,接通电源,把房卡留在取电卡槽里,打开“请勿打扰”的提示灯。迅速下了楼,在酒店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,去了在机场附近的另一家酒店,进了一个房间。

房间里那个AI爬虫的操作员正忙着在电脑屏幕上遥控调试间谍风筝上的摄像头,一个对准研究中心的内部餐厅大门,一个对准研究中心的大门,将画面调整到足够清晰的大小。而这个刚刚进屋的人是他的助手,他刚才在园区外面布设的发射器是AI爬虫的备份控制系统,用于在风筝信号失灵的情况下启动爬虫执行爆破任务,以及在判断任务不可能执行时启动爬虫自毁程序。

爬虫操作员看见助手回来了,指着桌上的电脑说道:“就这个位置,稳住。你给我盯好了,一有车子往那边开,你就赶紧喊我。”然后自己躺倒在了床上。那助手一边抓起一包薯片嚼着,一边答道:“好的,先生。”

那助手盯到中午过后,镜头里什么都没发生,看着屏幕的助手一个劲儿地打哈欠。爬虫操作员起身打了一下他的脑袋:“精神点儿,看来宴会不是午餐。我替你盯会儿,你去外边买点吃的回来。听着,自己拿回来,别让人送。”

“好的,先生。”助手起身走到门口的时候,就听到爬虫操作员在他后面喊了一句:“什么酒都别买!看见我就忍不住要喝,喝了又怕td误事。”

“好的,先生。”助手关门离开了。

……

助手买饭回来,两个人开始吃饭,第一口还没咽下去,就发现监控信号消失。爬虫操作员扔下手中的三明治,在键盘上疯狂地敲击了一阵,图像还是没有恢复。

“F**K,出事了!”他一边说着一边发出了爬虫自毁指令,至于结果已经观察不到了。接着,两人慌慌张张地开始收拾了行李,此时房门突然开了……

远在A国蓝火人工智能资源研究中心里的亨利,看到屏幕上信号消失也大吃一惊。他们不知道在这几个小时之内以及此前到底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这个几乎没有破绽的计划会突然失灵?

正如萨姆对波比说的那样,亨利的自以为是会让他在c国的安保系统面前跌跟头。时间回到那天亚历山大跟几个大爷聊风筝的时候,他们没有留意旁边不远处坐着几个大妈。亚历山大没有时间关注几个晒太阳的c国老太太。可偏偏这几个大妈胳膊上带着一个红箍(袖标),上面四个金色大字“日出群众”,她们是这里的社区安全志愿者。你可别小看这些大妈,她们长年居住在这里,对这里的一切都如数家珍,而且天天家长里短地分享信息,所以即便附近多来了一只陌生的猫,她们恨不得都会知道,更不要说一个很少见到外国人面孔的地方,突然来了几个洋人,还跟放风筝的老头一通瞎聊。“日出群众”当即就通过手机向领导报告了情况。

信息传到郝斌这里,马上引起了他的重视,通过广场上监控探头的录像,将几个人录入AI人脸识别系统。查出那几个外国人是从A国来的,很快就离境了。而陪同他们的c国人,是个工程师,没有任何犯罪记录。

郝斌他们知道,此时谁都不能抓,因为A国那边已经知道c国有了脑透技术,所以会分阶段给执行者布置任务,而且通过分工,不让任何一个执行者知道任务的全部,甚至他们相互之间都不一定知道彼此的存在。所以,现在的应对策略就是上次对付李凡从的策略,确定间谍已经自认为完成其所有任务,或者陷入危险的最后时刻,进行抓捕。虽然这样难度最大,但效果通常也最好。于是,他们并没有动那个暗桩,无论他是练习放风筝、取货,都没有阻止他,而是暗中监控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zrp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