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峰行听了摇摇头,有点无奈。这时他才明白为何人与人之间难沟通。海洋国家的概念太复杂。
按他的性格,本不想多解释,但智能大师与他的未来合作紧密相关。为了不产生矛盾,他还是开口了。
"大师说得没错,江南的河其实不多,见到水的机会没想象中多。南北都算陆地国家。
"
"不过我是个商人,常年在外奔波,这概念我了解得更多些。
"
李峰行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,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。他知道很多交易都跟蒙古帝国有关,这事智能大师也懂。大师点头表示同意,还说李峰行的发家确实和蒙古帝国有很大关系。
李峰行却摇摇头,说这话对也不对。蒙古帝国确实帮过他们家族,在家族最艰难时提供了巨大支持,不然可能被大宋攻破。但家族崛起的根本原因并不一定非得和蒙古帝国挂钩。
他觉得外人对商界有很多误解,只看到了表面。很多人以为他的生意主要就是在大宋和蒙古之间做买卖,但实际上更多是在海外岛屿间交易。像传说中的东海龙宫,但真正的东海其实很小,甚至比不上一个省。
不过,在大宋南方有片更大的海域,据说已经被探索过不少了,面积比大宋还大好多倍。而更远的其他海域则无人问津,没人知道那有多大。智能大师听了直呼震撼,怀疑这世上真有这么大一片海吗?以前听说类似的事,他还以为是胡编乱造的呢。那些人终其一生都没出过中原,说的东西多半是瞎猜。
过去啊,我根本不爱搭理那些人的唠叨,尽管现在想想,他们说的话也许有点道理。
不过现在,你这些话我也不能接受,我也不会听。
毕竟师父你常年在外奔波,跑遍五湖四海做生意,肯定见识广。既然你这么说,那事情八成就是这样了。
但听到这结果后,我还是不太信。这个世界真这么奇妙吗?佛经里不是说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嘛,外面的世界该多大啊。
可亲眼见到时,我心里还是挺震撼的。
听了智能大师这话,李峰行心里直叹气。在他看来,这大师已算不错了,说一遍就信了。
要知道以前,每次他讲在国外看到的事给村里人听,中原人都不信。
中原文化向来如此,从不相信外面有那么大的世界,也不愿了解。所以古籍里关于外界的记载很少。
对李峰行来说,这也算好事坏事都有。
好处是大家都对外界不了解,才让他有机会。如果没人想到外面去看看,那外国货就进不来中原。
像他这样的人就能赚大钱。把外国货卖到中原能挣好多钱呢。
他家发家就是靠这个。但中原百姓对世界漠不关心,有时还让他很尴尬。
平时想跟人聊聊外面的事,根本没法交流。有时候就想聊聊新奇事,原原本本讲出来。
可中原人根本不信,觉得外面不可能是那样。
大多数时候,跟李峰行说话的人都觉得他在撒谎。有几次,他还为此跟人争执过。当时他心里很气愤,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认真讲事实,可别人却觉得他在胡编乱造。
这种事让他感到特别委屈。但经历多了后,他也明白了,中原的这些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,没法正常沟通。就像夏天的虫子,跟它谈冰雪,根本说不明白。
后来,李峰行就不再纠结那些没意义的事了。“在我们南边的大海里,有很多广阔的海域,还有不少小岛。这些岛彼此相隔不远,形成了一个大群岛,相当于我们的‘国’。”
智能大师听了点头,“如果外面真像你说的那样,那确实跟我们这边不一样。之前我以为所有地方都像中原,一大片地,中间有河川交错。从来没想过有些国家是由岛屿组成。”
“要是真有这样的国家,它们之间交流肯定很难,军队调动也不容易。我想它们大概很难发展强大。”
……
李峰行听完后也点头,“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。”
李峰行说话时,智能大师的脸色一下就变了,露出惊讶的表情。
李峰行继续说:“你说得不对吧?我听说打仗时,船越大越厉害,大船能装更多人和武器,当然比小船强。要是大船被小船攻击,那只能挨打,根本没法反击。”
智能大师听到这皱眉道:“我在南方做生意,还经常跟那边的人打交道。我们为了赚钱,肯定要用最好的船。但你知道吗?我们的船基本都靠南方那些小国的技术,那些大船什么的,在我们眼里太落后了,根本不值得学。”
李峰行听完后也是一愣。
李峰行笑着回应道:“这事真的假不了?我觉得挺难信的。”
他接着说:“你知道吧,在南方的那些国家,他们的船虽然不大,但跑得贼快,比咱们中原的船好使多了。水手还少,操控起来特别灵便。”
“而且造船工艺简单得很,不用费太多功夫,也不需要什么复杂技巧,材料也很常见。”
“对我们做买卖的人来说,这意味着这些船便宜啊!卖完货就能赚好多银子呢。”
“船便宜,咱们就能多造几艘,花的钱也少。水手又不多,自然成本就更低,收益却更高。”
“最后算下来,就靠这些低成本的船,咱们才挣了这么多钱,有了今天的好日子。”
“想当年,蒙古人用的船跟咱们从海里学到的技术也差不多。”
“那些船速度快,转向灵活,相当于骑兵对步兵的优势一样,咱们普通的船根本不是对手。”
“你们也知道,骑兵对付步兵有压倒性优势,同样的道理,他们的船也比咱们的传统船厉害得多。”
“当年咱们大宋的船虽大,但笨重得很,像任人宰割的目标,什么战斗力都没有。”